广元团市委将2010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抓基层,打基础,从共青团组织网络的最薄弱环节寻求突破,从战斗堡垒的支部着手切入。近日,团市委对全市村(社区)团建情况和人员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的摸底,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市配备的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人员配备全覆盖。全市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已基本配齐,特别是苍溪县陵江镇52个村社团支部书记实现了大轮换,每个村(社区)的团员青年都能找到组织,都能享受到团组织提供的服务。
二是干部来源多样化。村(社区)团支部书记除了本地具有影响的产业能人、村小教师、返乡创业老板担任外,还充分利用“一村一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等资源优势补齐配强了430个村(社区)团的领导班子。
三是文化程度大提升。村(社区)80%团支部书记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40%团干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20%团支部书记具有本科以上文化,都属于农村的“文化人”,说话有分量,做事有能力,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领头羊”。
四是整体年龄年轻化。从年龄构成来看,村(社区)团支部书记60%以上都是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担任,35%的是由35岁以下的青年担任,还有5%的是45岁以下青年的担任,完全杜绝了45岁以上的村干部兼任团支部书记的现象,从干部层面保证了团组织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