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剑阁县790名领导干部一人挂联一名留守学生,真情帮扶。
一、充分认识现状,确定帮扶对象。剑阁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底子薄、条件差,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特别多,因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学生,据统计,该县共有留守学生3万余名。为了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活动,县委、县府决定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教育局所有领导干部每人帮扶一名留守学生。经各中小学校申报登记、公示认定,县教育局、团县委审核,确定了790名贫困留守学生,由790名领导干部帮扶。目前,790名帮扶干部已全部抽时间到学生家中进行了座谈,对学生进行了沟通和了解,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送去爱心和温暖,进行真情帮扶。
二、落实帮扶责任,开展帮扶活动。县委、县府要求帮扶期限至少一年,一般应帮扶至留守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帮扶对象毕业的,教育部门应重新调整、补充帮扶对象。帮扶领导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思想,真情关爱,真心帮助,采取电话、书信、家庭互访等方式,加强心理沟通,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成长;采取提供学费、生活救助,购买学习用品等方式,帮助解决留守学生实际困难。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学习辅导,买一件学习用品,谈一次心,通一次电话,做一餐饭,搞一次家访”等活动,加强同留守学生的沟通联系。帮扶领导干部已陆续向贫困留守学生资助学费15万余元,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18000余件。
三、加强帮扶管理,保证帮扶实效。一是各级各部门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并与领导干部评优、晋级、奖励挂钩。县委、县府将加大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工作督查、考核力度。二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县电视台、《剑阁通讯》充分利用媒介平台,持续报道相关新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帮扶,宣传动员全县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志愿人士都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中来,树立社会新风尚。
此项活动开展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认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活动的切实体现。县委、县府决定从2008年起,全县的党员干部和所有教师每人帮扶一名留守学生,使3万名留守学生都有真情帮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