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伴计划”作为共青团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共青团广元市委按照“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工作模式,坚持眼睛向外、统筹联动,积极整合资源、丰富项目内涵,有序推进“童伴之家”提质扩面,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一、用心建好每一个家,只为安放你的童心。“童伴之家”是守护留守儿童的心灵港湾,是丰富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阵地。我们走访调研,为家精准选址定位。遵循“童伴之家”应选在村中心位置,便于儿童或家庭参加的原则,全面摸排全市留守儿童分布较集中的乡镇及村(社),采取“乡镇团委申报、县区团委审核、团市委研判”方式,科学精准确定“童伴之家”项目点建设乡镇以及周边覆盖乡镇。我们规范打造,营造温馨家庭环境。着眼于儿童视角,按照“标准化配置+个性化设计”原则,每个项目村依托村文化中心,建设室内空间不小于20平米、室外空间不小于80平米的标准化“童伴之家”101个。我们丰富载体,提供暖暖爱心服务。构建“童伴计划”常态化关爱主轴,与“七彩假期”、留守儿童夏令营等集中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相结合,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等开放日等活动350余场次,服务留守儿童4000余人次,切实为孩子们带去了温馨与快乐。

二、用心选配每一位妈妈,只为给你爱的陪伴。“童伴之家”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拥有一位优秀的“童伴妈妈”,为留守儿童提供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抚慰、困难帮扶等关爱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按标选聘,觅得心仪童伴妈妈。严把选聘入口关,把“童伴妈妈”九项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个人报名或村两委推荐、乡镇团委筛选、区县团委审核、村民选举、考察座谈、聘任公示、最终确认”七个环节,严格选拔有爱心、有时间、符合条件的“童伴妈妈”。我们实施提能,实现服务水平提升。注重以学习培训高标准选培“童伴妈妈”,采用“线上常态化学习+线下定期调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童伴妈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年开展县级“童伴妈妈”集中学习活动7次,累计参训101人次。我们严管厚爱,确保工作成效不减。科学构建“日常考核+专题调研+第三方评议”综合测评体系,对考评优秀、实绩突出的“童伴妈妈”给予表扬奖励,推行“童伴妈妈”能上能下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劝退,把好“童伴妈妈”监督关。

三、用心连成一条纽带,只为筑起爱的屏障。“童伴之家”的健康运行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关爱成效,要巩固和扩大“童伴之家”服务功能就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最大程度得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主动作为,构建工作联动大格局。强化“协同、共享、共融”工作意识,搭建起纵向贯穿市、县、乡、村四级,切实织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我们落实落细,建立工作推动大机制。建立市、县(区)团委“童伴计划”工作专班,构建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部室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工作目标、方法路径、完成时限,营造人人头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心中有压力的工作生态。我们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力量大合力。持续发挥青联委员、青年志愿者等团属力量,畅通社会资源整合的渠道,广泛开展“童伴计划”项目建设结对,通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授牌等方式,援建一批项目点位,扩大“童伴之家”覆盖面,压茬推进“家”在乡镇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