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热点关注

网络热词入典可走“第三条道路”

发布时间:2016-07-21 09:51: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量:513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2015年的热词和流行语进行了盘点。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都榜上有名。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各种新词、流行语在不断产生。你对网言网语有何体会?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6%的受访者会频繁接触网络用语,66.9%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57.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62.1%的受访者建议将有意义和创意的词汇收进词典。(7月19日《中国青年报》)

  数据显示,我国在网民越来越多的同时,目前仍有六亿以上的非网民。这项调查,由于只在网络用户之中展开,并不能涵盖和反映那些非网民对网络热词入典的看法,因此,只是一个特定人群的局部看法,并非国人整体认识。而且,即使再精准的调查,也不过是某方面真实状况的一个概况和粗略反映。

  实际上,对于网络热词是否入典,在学术界内部和社会公众中,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代表性观点。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一些网络词语时候,就曾引起对立性的争议。一种声音是,收录标准要“严”。通用性、生命力以及价值观和社会效果是语言规范类工具书必须考虑的重要标准。网络词语造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其要成为基本词汇,必须经过现实生活的检验,能为大众接受和使用。有一定滞后性的词典编纂,正体现了语言学界对新生语言现象的严谨态度。

  与此不同的另一种声音是,收录标准要“宽”。只要社会大众认可的,就应被收录,不能因为网络热词词义的积极或消极,而轻易放弃一个热门词汇。“新增词、义的意义不仅仅是影响当下,对将来的研究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转瞬即逝的新词若不进词典,也许很多年后,后人在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热词时,会产生词语理解障碍,而这无论是对于普通读者还是语言专家而言,都是种遗憾。”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并非绝对对立和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二者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中间道路。调和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词条的大众认可,也就是社会共识形成与获得,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的实现路径和方法。在此情形下,词典编纂者对词条内蕴的价值观进行把关是必要和必须的。但把关不等于对此条简单化的取舍。也就是说,因为强调词条收录的价值观标准,而有意识的屏蔽掉一些网络热词,进行选择性地收录,并非上上之策。倒不如客观、全面地呈现网络热词的状况,这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读者中产生副作用。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前提和关键是做好词条产生背景和使用情景的正确导引,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公众如何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什么是传统和现代,等等。

  现成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已经有专业的辞书出版社,在收录网络热词时,每个词条下除了注音、释义、例证之外,还创新性地设有“按语”一栏。按语内容不仅对该词语的由来与意义进行分析比较,还着重介绍了该词语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数据,为当代特别是后世读者提供阅读帮助,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这种词典编纂上的理念创新和形式创新,在尽可能多地收录网络热词的同时,也做足了对读者的价值观引导和知识服务,颇堪辞书编纂借鉴。如此,与词条收录所倡导和秉持的价值观不仅不矛盾,更是对读者和社会、对时代和历史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客观呈现,正确辨别,应该是网络热词入典的一条可行的“中间道路”。(茅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