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歌路营新一千零一夜故事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听故事了……”3月29日晚7时30分,苍溪县歧坪小学宿舍楼,20多间学生寝室内,舒缓的音乐同时响起,当天的“新1001夜故事”准时开讲了。
六年级学生阳汶君和马悦早早就洗漱好了,此时正端坐在自己床上,等着听故事。马悦指着寝室大门上方崭新的喇叭告诉记者:“每天晚上,我们都可以从这里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马悦的家在歧坪镇彭家梁村,妈妈在外打工,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她,“昨天晚上的故事叫《爸爸的拖鞋》……”
孩子们可以每天晚上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得益于“新1001夜项目”在苍溪县59所学校的实施。
“新1001夜”项目是由团省委、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歌路营联合实施,免费向农村寄宿制小学提供喇叭、音频材料、故事书籍,并协调县级相关部门督促实施,旨在通过讲故事、读故事的方式,让农村儿童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后教育,为他们有一个温馨快乐的童年尽一份力。
据了解,“新1001夜”项目的音频材料、故事书籍是从数千部儿童文学经典中进行选编,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频道、北京广播电台故事频道专业主持人等录制完成的,趣味性、文化氛围、教育意义兼具。
“目前在全国有5个省市在实施,经过广元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前期的全力申报,价值25万元的公益设备项目落到了苍溪县,苍溪也是全省首批试点县之一。”共青团苍溪县委副书记刘振专门负责该项目在苍溪的实施,据其介绍,项目覆盖了苍溪县的59所小学,去年12月,预选的45所学校开始收到相关资料并逐步开展项目实施。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将在苍溪连续实施3年。期间,各实施单位将对项目学校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适时提供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施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项目正式实施前,刘振对所涉书籍、音频的内容进行了审核。“1001个故事,我听了三天多,没有发现有损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容,以及非法传播的内容。”如今,该项目在苍溪县已全面正式实施,59所学校1.2万多名学生开始从项目中享受到关爱。
“我们学校的喇叭开播,是3月下旬。”歧坪小学负责网络信息建设的教师赵小龙介绍,作为本次项目试点实施学校之一,歧坪小学现有住校生70多人,现安装项目小喇叭24个,“学校投入了接近一万块钱,购买了电脑、功放机等设备,并对负责播放故事的生活老师进行了专项培训。”
在赵小龙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歧坪小学学生宿舍,察看了项目设备安装、使用情况。
58岁的康新珍是歧坪小学的生活老师,“新1001夜”项目故事的播放,由她负责。“这个操作起来很简单,一学就会。”康新珍说,“故事播放这一个多星期,在寝室里打闹的学生少了,开‘卧谈会’的也少了,好多学生还能够把故事的内容复述出来。有时候,还会有学校老师专门带自己的孩子来听故事。”
走进学生寝室,一群学生如同出窝的小燕子向记者围了过来。“前天的故事叫《神奇的土豆泥》。”“我每天晚上都要听完故事才睡。”“故事很有趣,有些词语还可以用到作文里面呢。”“讲故事的叔叔阿姨讲得真好,让我感觉像在爸爸妈妈身边。”……大家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学生每天晚上都能听到睡前故事,这是一件好事。”对如何更好地实施项目,有10余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何秀琼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每天晚上把当天的故事播放两遍,可以帮助孩子们加深印象,这对于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文化素养的积累,都很有好处。”
“何老师的意见很好,我们准备经过论证,组织推广这个做法。”刘振表示,“这个项目的争取实施,有助于丰富住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项目实施的三年里,团县委将密切关注实施情况、监测实施质量,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供稿:刘振 审核: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