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8日,由温州医学院心理应用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的9名学生及3名老师组成的“感恩生命•励志成才”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温州对口援建地——青川县青溪镇,他们旨在通过本次实践调研,见证温州人民大爱无疆的爱心和灾区人民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及辛勤拼搏的汗水建成的新家园。

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一系列调查问卷与访谈,一方面深入了解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并针对各职业各年龄阶段的居民开展了地震前后生活幸福度调研;另一方面全面了解了援建工作的整体情况,并搜集了灾后重建过程中感恩励志的事迹。此外,实践成员还利用所学的心理专业知识在青溪小学开展了“感恩生命”团体辅导,引导孩子探索自己的内心,行成积极的自我心理能量,使孩子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更加坚强自信,并向孩子们送出了精心准备的图书和书包。

感受生命的力量,传递爱的火炬
6月26日,实践团走进青溪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来自四年级三个班的30名小学生非常活跃,专心致志的用彩笔随心所欲地在鸡蛋上描绘着各式各样的图案,队员们以“爱的鼓励”的掌声形式活跃现场气氛。孩子们拿到鸡蛋后,用水彩笔在鸡蛋上绘出一个个图案,“我画的是开心的自己,因为这两天和哥哥姐姐在一起玩很开心” ;“我画的是妈妈的笑脸,我的妈妈是很漂亮的妈妈” ;“这画的是我的学校”......队员们鼓励孩子们把画好的鸡蛋带回家好好保存,就像妈妈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这个特别的鸡蛋。小学生们想了很多的方式去保护这个独一无二的鸡蛋。有的将鸡蛋用纸包住放在盒子里,有的将矿泉水瓶子上半部剪开,将鸡蛋保存在里面,还有的时时刻刻将鸡蛋放在身边。孩子们以独有的方式保护着小小的鸡蛋,从护蛋的“艰辛”中体味父母养育、呵护自己成长的历程。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生命教育团体辅导在《歌声与微笑》、《国家》的手语歌曲中接近尾声。队员们通过这首手语歌曲学习使孩子们更能体会到传播快乐、传递真情的美好,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未来,珍惜自己,珍爱他人。
一份免费的账单
6月26日下午,实践团的队员们来到青溪小学的梦想教室开展生命教育团体辅导。青溪小学四年级的30位孩子参加此次活动。通过“当你还小的时候”主题讲述,孩子们初步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悉心照顾的艰辛历程。在随后的“妈妈的账单”活动中,孩子们整齐的朗诵了妈妈哺育孩子的辛劳账单。十月怀胎、上下学接送、做饭洗衣……这一条条免费的项目,让孩子们想起了妈妈平时对自己的爱和付出。队员们看着孩子们从满脸笑容,渐渐转为平静,再到略显严肃,他们明白,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是义务;子女孝敬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实践前期准备活动中,队员们经过再三考量,反复斟酌,决定加入感恩这一主题,为的是使青溪小学的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学习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大爱崛起,感恩中国力量
6月28日,实践团来到了汶川大地震后首个综合型地震博物馆——青川地震博物馆和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体验当年汶川大地震的残酷无情,缅怀当年不幸遇难的青川亡灵,歌颂当年抗震救灾中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特大地震的发生,到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历程,再到美丽新青川的拔地而起。这片大地上出现的一个个奇迹,一段段佳话,无不体现党和政府的优越领导、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逝者已矣,生者自强。能够给予那些逝去的灵魂最大的慰籍就是——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感恩生命的点点滴滴!作为医学院的大学生,更要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发展自己,立志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服务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温州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感恩之旅,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友谊之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表示一定会学习青溪人民的感恩,长期延续两地的友谊,更要学习青溪人民的坚强,充满信心的去面对挫折,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