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午一点钟从苍溪县城出发,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去给山里的孩子送电信公司赞助的书包。先是在半道上遇到修路,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接着我们开的车子出了问题,幸好碰到了一个路过的师傅,懂修车,不一会儿就修好了。随后我们抓紧时间赶路。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路。这里的路修在崇山峻岭之中,呈之字形,一会左,一会右,路况相当差,不是一片泥泞,就是凹凸不平的石头堆。不久我就耳鸣了,脑袋嗡嗡作响,如同坐飞机颠簸一样的感觉。车子好像在石头上跳舞,我们时不时还得下车,搬些石块填补路上的坑坑洼洼。
路上没什么行人,好不容易碰到一位背着一个大框的大爷,我们问他去金斗小学的路怎么走,他说他家就住在学校附近,反问可不可以一道坐我们的车子回去,我们满口答应。看到大爷大框里的菜,我问他是不是出去卖菜。他说不是,是到自己菜地里去摘菜,自己家里人吃。我们问菜地离家多远,他说四公里,山里地很少,只能到处找地种点菜。而就是这四公里路,我们颠簸了四十分钟。真不敢想他要是一个人走回去,该是什么时候才到家。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八点半,终于到达金斗小学了,算算走了七个半小时。校长和几位老师在校门口等我们,周围还有一群孩子。在校长的引导下,我们开始参观学校,而这些孩子们却一路跟着我们蹦跳,很是热闹。校长说孩子们听说你们要来,高兴得不得了。而校长也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感谢湖南商学院为学校捐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为灾区孩子赠送宝贵的精神粮食。
我一边看一边用数码照相机拍照,而几个孩子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照相,他们马上说:给我照相!给我照相!并且围着我圈,叽叽喳喳的。于是我组织他们站好一点,拍个合影。孩子们使劲力气做出各种表情,很是认真的样子。见我被围住,校长说这些孩子都没见过数码照相机,看到你们拿着相机,挺兴奋的。终于给孩子们照完相,停下来看看学校。眼前的教学楼由于受地震破坏,主体构架出现重大裂缝,已经不能使用了,有些旧一点的房子则是彻底垮塌了。学校的空地上建有七八个活动板房,作为教室和学生宿舍。晚上上课铃响了,孩子们终于离开我们到教室里上课去了。在教室的后面,还摆了几张上下两层的铁床。到学生宿舍的活动板房去看,里面挤满了铁床,只剩一人走过的空间,估计一个三四十平方的板房里住了几十个孩子。
我们在离开学校的路上讨论,看来要致富先修路是有道理的。书记说这里的老百姓有的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种的一些梨子等水果都卖不出去。路太难走,这里只有收猪的人才开车进山来。
晚上我们在白山乡一个小旅店,三个人睡在一起对付了一宿。大家都没睡好,早上六点多就起来了。上午去宝寨小学,但山里下起了雨,周围的山都被雨和雾笼罩着。
路上遇到了一段泥泞的路,车子在泥堆里滑来滑去,一看到下边的悬崖,我胆颤心惊,生怕车子掉下去了。只能下车,一路护着车子,终于走出来了!而我们也变成了泥人。
在一个山坡上,我们见到了宝寨小学。书记说这个学校是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一个庙宇基础上建的,学校有120多个孩子,三个老师,其中两个是女代课老师,工资一个月伍佰元。爬上山坡进了学校,其实就是四间土泥矮房子围起来的。我迫不及待地拍照。有两个班的孩子在上课,不见讲台,一把旧椅子上是一块木板子,大概是黑板。孩子们坐的桌椅我从来没见过,很旧,四五个人挤在一起。而教室里有点黑,原来没有电灯。窗户没有玻璃,周围的墙满是裂缝……在一个堆满了树枝的灰暗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女子蹲在漆黑破旧的炤台前烧柴火。原来是代课老师在为孩子们蒸各自带的中午饭,她要一边上课一边干活。好奇地打开孩子们的饭盒,装着一点米饭和萝卜酸菜……利用孩子们下课之余,将带过来的书包发给他们,并为他们拍了合影。他们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但是却没有见到他们的笑容,是他们太小太紧张,还是……
走出宝寨小学,心里空荡荡的,山里孩子们的画面始终萦绕着我。雨依旧在下,美丽如画的大山,漫长而艰险的路……
(作者系苍溪团县委副书记、湖南商学院分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