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共同的心声在震后的青川、浙江两地以更加充满爱心的方式交互延续着。经青川团委一个多月的奔走呼吁和积极协调,8月1日,97间抗震希望教室分别在青川9所中小学校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3000余名青川孩子终于告别了帐篷学校,走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崭新教室。
此次较大规模的教室捐建行动,由浙江希望工程汶川基金(即由浙江团省委、省青基会和青年时报设立的首个以地震发生地命名的希望工程基金)发起,捐方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团委、浙江省直机关团工委、浙江广厦集团、三维通信工程、共青团永嘉县委、浙江高尔夫球协会等20个单位和企业。耗资240余万元修建的97间活动板房教室,有如一双双美丽的天使翅膀,有力地护翼着茶坝九 年制学校、苏河小学、大院回族乡小学、孔溪乡三盘子小学、板桥乡小学、大坝乡中心小学、青川职中、曲河小学和红光小学共9所中小学校的孩子们,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浙江希望工程抗震学校”。
在乔庄镇中心小学的开学仪式上,校长周剑高兴的说:“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孩子的教育不能断,如今让我们老师感到开心的是,在团县委的积极协调下,娃娃们又能读书了”。浙江省青基会秘书长李迪在当天也打来电话欣慰地说:“汶川基金捐赠者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是啊,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下一步,我们还将花最大的心血,尽最大的努力,向上向外争取更大的支持,为青川重建校园、扶助受灾青少年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