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亮剑”精神谱写团组织建设新篇章
广元市作为“5·12”地震重灾区之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闪烁出了富有时代烙印的“亮剑”精神,我区团干部积极发扬和传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团中央在嘉陵街道团工委展开试点工作为契机,带领和团结广大团干部锐意进取,因势而为,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广元人民在灾后重建中所凸显出的“亮剑”精神。
一、敢亮敢为人先之剑,全面创新团干部配备模式。为了突破基层团组织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缺乏的困境,积极创新,大胆将团干部的选拔放眼向体制外。首次采用“两票制、三直选、全差额”的选举模式在嘉陵街道团工委、龙潭乡团委等共聘任编制外优秀青年30人任团干部,广范围、高标准、优结构地配齐配强团(工)委领导班子。
二、勇亮攻坚破难之剑,全面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为解决资金“瓶颈”的客观难题,团区委积极政策区委区政府划拨5万元专项资金;为解决办公条件有限的问题,巧妙应用青少年服务站、青年书屋等资源,不断增加团组织的办公场所。同时,花大力气提升基层团组织的“软实力”,有效加强活动指导和支持,团工委组织开展“885”义工协会慰问孤寡老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慰问留守儿童、苏宁电器“新春游园活动”、3.15“保护消费者权益 预防网络诈骗”的主题宣传、“争当文明市民 勇为创业先锋”主题文艺演出、“为灾区祈福 我们心在一起”祈福赈灾等团组织活动20余项,真正实现了基层团组织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通过活动不断加强团组织对青少年的吸引和影响。
三、善亮开拓创新之剑,全面提高团组织有效覆盖率。准确定位团建模式,积极将团的工作抓手向“两新组织”中延伸,采用自愿建团、灵活建团、科学建团的方式,在“885”、“775”等“青年自组织”中成功建立团支部22个,积累了“兴趣建团”、“爱好建团”、“能人建团”的有效经验,切实提高了对新兴领域的有效覆盖率,实现了团组织对新兴领域的有效占领。
四、巧亮整合资源之剑,全面促进团组织建设新发展。牢牢把握实施希望工程、NGO项目等工作契机,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阵地建设,有效改善了近30个团组织阵地建设。香港乐施会项目“共青路”的修建推动了龙潭乡5个团支部建立;“石笋村人畜饮水项目”推动了大石镇2个团支部建立;“国际小母牛川东北扶贫救助项目”有效带动了白朝乡5个团支部建立。此外,建立了1个12355心灵驿站,修建了3所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了“广元太平洋电影城”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
“亮剑” 精神是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不惧困苦,勇挑重担的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无疑会为加强团组织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无疑会为团干部工作创新提供的不竭的精神源泉,不断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这一“生命力”工程。